2005年6月29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六版:法苑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古村悠悠 火险忧忧
本报记者 王志浩 文/摄 通讯员 朱印华

  寺平村位于金衢盆地中部的金华婺城区汤溪镇,民风淳朴,历史悠久,距今已有640年历史。村中弄堂门楼清逸秀丽,移步换景,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悠悠古韵,令人流连忘返。日前,记者在寺平村主任戴维平的带领下,走进了这个古村落。
    早在明朝初年,寺平村的祖先就迁居到这里繁衍生息。600多年来,村民们共建了古民居厅堂24座,但饱经战乱后,现存较完整的属村集体所有的厅堂只有8座了。这些厅堂或高大宏伟,或雕刻精妙,对于研究建筑史、宗族文化、古村落变迁、社会民俗、地貌演变等,都很有价值。此外,村内还有风格各异的农居古建筑1万余平方米。
    受徽派建筑风格影响,寺平村里每座古建筑的门面上都镶嵌着砖雕,或飞禽走兽,或花鸟虫鱼,还有著名戏剧中的片段插图,构图生动,雕工精细。如“鲤鱼跳龙门”、“九狮抢球”等砖雕图案,均属省内罕见,雕刻艺术令人叹为观止。
    戴维平告诉记者,村内建筑的选址和建设都凝结着文人学士、民间匠人的智慧和心血。比如“立本堂”,这么大的厅堂不挖地基只用一块石板垫墙底、用鹅卵石砌路面,两根大梁之间用牙梁连接,木柱用凿刻精美的石鼓作“柱础”……几乎囊括了寺平村现存8大厅堂的建筑精华。
    1938年,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看中“崇厚堂”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地理位置,将“东南办事处”设在东厢房内,架起电台,为非作歹。村里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故事: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曾化装成老百姓,在“崇厚堂”的西厢房居住,秘密收集情报,侦察敌人的活动。
    解放后,寺平村的一些古建筑成了生产农家具的集体木业社,有的古建筑一度遭损毁。“崇厚堂”西北角的部分侧房就曾毁于火灾,2002年,东南角侧房又毁于火灾,古建筑保护形势不容乐观。记者在走访这些木结构的古建筑时,没有看到消防设施,若发生火灾,只能靠村民用农用水泵汲水灭火。对于记者的担忧,戴维平表示,寺平村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修整,至今已经投入了20多万元,明年起将规范消防安全设施。